現在的貝加莫是功能健全的休閒城市,米蘭外圍40公里,地處美麗的阿爾卑斯山下,科莫湖和伊賽奧湖正中間。不過義大利統一前的貝加莫可算是血淚斑斑的爭戰之地,歷經自由邦、威尼斯共和、奧匈帝國...地理的重要性鑄就了歷史的豐富性,更因為威尼斯共和的防禦系統獲選聯合國世界遺產,貝加莫若淪陷,整個義北平原就生靈塗炭。還是近代好,米蘭的重要地位讓貝加莫加分不少,廣義的貝加莫都會區和米蘭大都會接壤,相加人口超過八百萬,近年雖然義國經濟不振,這裡受的影響相對輕微。對習慣公共交通的遊人而言,這是米蘭一日往返的絕佳散步地點。
雨中即景
冬季出遊義大利,如果藍天白雲晴朗日子,會輕鬆些。但若連日溼雨,那就需要轉換下心情,比攜帶雨具還重要。如果善用GoogleMaps當小幫手,尋些博物館之類的室內景點,會讓旅途充實,雨天也有目標。SONY的相機遇上雨天是要害,中招要練修圖大法。
Città Alta 上城區
這裡是整個貝加莫的精華所在,獲得的聯合國世界遺產全名:15至17世紀威尼斯共和國的防禦工事,防禦的就是這個城區,有點像是山城的地勢,讓進入市區要費不少力氣,看起來不太陡的路,連車子都爬得有點吃力。
有紅色圓圈標記的指標就不要開車進入,現在全義幾乎都有監視器,事後接到罰單會心塞的。
Lavatoio Medievale 洗衣場遺蹟
愛乾淨的習慣從古羅馬時代開始,義大利人不只是喜歡洗澡,2500多年前傳到羅馬的希臘醫學就讓羅馬人明白清潔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所以舉凡乾淨的水(水道設施)、浴場、洗衣場、下水道...等公共建設都非常熱衷興建。
細節中取點樂
沒有老天垂愛的下雨天,自己寵愛自己一些。眼睛睜大總會看見藏在角落的美好。義大利的設計美學絕對是世界一流,從文藝復興的起源,美學似乎就融進了義大利的DNA,加之考究的工藝,鍛鍊出像Vespa這樣,讓機車從髒話解放出來的品牌。
主教座堂和聖母聖殿
雖然世事無奇不有,但大概沒有那麼緊鄰彼此的教堂了,Cattedrale di Bergamo和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兩座教堂緊密相接,想要個別從外觀分開拍照都不可能。主教座堂的地位絕對是城市內第一,聖母聖殿的工藝卻是那麼的精湛絕倫。
教堂藝術
基督信仰從四世紀被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定為國教起,就成為了歐洲文明的主流宗教,之後,一個城市的炫富,或財富實力的彰顯,教堂就是最公眾的舞台,大概還能博到些熱心公益、信仰虔誠的掌聲。這中間又以義大利和西班牙留有的教堂最富麗堂皇,作為遊客就是不斷的驚呼讚歎!
Piazza Vecchia
廣場算是上城區的中心,所有值得遊覽的景點幾乎都在附近,上述兩座教堂之外還有鐘樓、圖書館、劇院、文化中心。雨天遊客不多,一月的溫度在外遊蕩還是容易傷身。
熱咖啡、藝術和甜食
是義大利的咖啡,開啟每天一杯的習慣,偏好卡布奇和拿鐵瑪奇朵,基底都是義式濃縮咖啡,對待牛奶的方式和盛裝的杯子不同,講究些可以維基百科查區別。廣告洗腦後要謹慎一點吃,加進藝術應該就不會胃食道逆流。
義食晚餐
東方面孔跑到小酒館還是會吸引當地人目光,有什麼好驚訝的?足球我也喜歡啊,啤酒我也喜歡啊,想說等雨停的時間吃頓在地口味的晚餐,傍晚的雨卻和義大利人的眼睛一樣,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