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ity-Info-IT-Roma.jpg

城市的分布是地理上的,但是羅馬這個名字,絕對不只地點,羅馬的意義,可以涵蓋整個歐洲甚至全世界。被譽為“永恆之城”的羅馬,光輝歲月在帝國首都東遷伊斯坦堡後漸漸沈寂,歷史上唯一不變的定律就是一直改變。關於那些壯麗的史詩故事、開啟共和的元老院、充滿驕傲的公民制度,全部都發生在這個奇妙的地方。羅馬並不具備極佳的地理條件,容易泛濫的台伯河,讓早期羅馬城邦的居民盡量把建築都安建在山丘上,七個山丘開始了永恆之城的序幕,“同化”式的征服,真正壯大了羅馬的基礎,只要對歐洲文明有一點點了解和嚮往的人,大概都不會錯過天下無雙的羅馬城。

 

Photo-IT-Roma00-01.jpg

Photo-IT-Roma00-02.jpg

Photo-IT-Roma00-03.jpg

Photo-IT-Roma00-04.jpg

Photo-IT-Roma00-05.jpg

Photo-IT-Roma00-06.jpg

Photo-IT-Roma00-07.jpg

Photo-IT-Roma00-08.jpg

Photo-IT-Roma00-09.jpg

Photo-IT-Roma00-10.jpg

Photo-IT-Roma00-11.jpg

希臘與羅馬

希臘是第一個引領歐洲的文明,在羅馬興起前千餘年便稱霸地中海,城邦政治是希臘式誰也不服誰的人格延伸,當爭執發生,夥同其他共同利益的城邦發動戰爭,戰後瓜分戰利品各分東西,格局頗類似小國寡民。
羅馬奠基七個山丘,在附近城邦、部族中不算最強、人數也少,但透過不斷截長補短的“同化”,終於取代希臘。

 

Photo-IT-Roma01-01.jpg

Photo-IT-Roma01-02.jpg

Photo-IT-Roma01-03.jpg

Photo-IT-Roma01-04.jpg

Photo-IT-Roma01-05.jpg

Photo-IT-Roma01-06.jpg

Photo-IT-Roma01-07.jpg

Photo-IT-Roma01-08.jpg

Photo-IT-Roma01-09.jpg

羅馬的同化

譬如伊特魯里亞(Etruria)人,在羅馬建城之時幾乎是包圍著羅馬,工程能力和實力都在羅馬人之上,但羅馬人學習伊特魯里亞人的技術、認同伊特魯里亞的神明、生活方式,甚至引用伊特魯里亞人的伊特拉斯坎語文字作為字母,最後在伊特魯里亞人扛不住高盧人入侵時,順理成章地納入了伊特魯里亞領土及居民,不以征服者的姿態,而是成立“命運共同體”的號召,讓羅馬之後的領土擴張形同融合(merge)而不是佔領。

 

Photo-IT-Roma02-01.jpg

Photo-IT-Roma02-02.jpg

Photo-IT-Roma02-03.jpg

Photo-IT-Roma02-04.jpg

Photo-IT-Roma02-05.jpg

Photo-IT-Roma02-06.jpg

Photo-IT-Roma02-07.jpg

Photo-IT-Roma02-08.jpg

翻轉身份的制度

透過外交手段取代軍事侵略也是羅馬長處之一,跟羅馬談和通常可以取得不錯的條件;即使硬仗頑抗後,成為奴隸階級也不是世界末日,還是可以透過奴隸主贖身、從軍為國立功取得貴族資格甚至王位。早期王政時代的後四個王,就全數是意義上的外族人。這種只問貢獻不問出身的精神,比近代民粹政治文明太多。

 

Photo-IT-Roma03-01.jpg

Photo-IT-Roma03-02.jpg

Photo-IT-Roma03-03.jpg

Photo-IT-Roma03-04.jpg

Photo-IT-Roma03-05.jpg

Photo-IT-Roma03-06.jpg

Photo-IT-Roma03-07.jpg

Photo-IT-Roma03-08.jpg

Photo-IT-Roma03-09.jpg

Photo-IT-Roma03-10.jpg

Photo-IT-Roma03-11.jpg

SPQR 元老院與羅馬人民

Senātus Populus Que Rōmānus是拉丁文“羅馬共和國“的正式國號,王政時期結束,羅馬開啟了元老院菁英主導的共和時期。執政官、護民官共同為社會秩序貢獻心力,其中不免有擦槍走火的脫序事件,總是汲取經驗。兩位執政官不世襲且一年一任,解決各種內政和外交問題,同時身兼軍隊統帥。卸任的執政官經由元老院任命可以去行省擔任總督。
透過元老院的歷練,可以為國家儲備人才和提升視野。

 

Photo-IT-Roma04-01.jpg

Photo-IT-Roma04-02.jpg

Photo-IT-Roma04-03.jpg

Photo-IT-Roma04-04.jpg

Photo-IT-Roma04-05.jpg

Photo-IT-Roma04-06.jpg

Photo-IT-Roma04-07.jpg

Photo-IT-Roma04-08.jpg

Photo-IT-Roma04-09.jpg

Imperator 凱旋將軍

能帶領羅馬打勝仗的執政官,通常會由元老院舉行凱旋儀式慶祝得勝回歸,並被冠以Imperator(凱旋將軍)的稱呼,這也是後來皇帝(英文:Emperor)的起源。凱旋門(Arco)是紀錄凱旋得勝將軍們事蹟的紀念建築。作為常年在外征戰的凱旋將軍,偉大的凱撒終於和元老院發生了非戰不可的意見分歧,並順利擊敗政敵,結束了行政效率低落的共和末期。

 

Photo-IT-Roma05-01.jpg

Photo-IT-Roma05-02.jpg

Photo-IT-Roma05-03.jpg

Photo-IT-Roma05-04.jpg

Photo-IT-Roma05-05.jpg

Photo-IT-Roma05-06.jpg

Photo-IT-Roma05-07.jpg

Photo-IT-Roma05-08.jpg

Photo-IT-Roma05-09.jpg

開疆拓土

凱撒經常被跟亞歷山大大帝放在一起比較,但後者是為了榮耀和個人欲望不斷侵略他國,一直打到印度。凱撒卻是為了保衛羅馬,不斷征討覬覦羅馬的敵人並對戰敗者進行同化。邱吉爾就曾說,英國的文明,開始於羅馬軍團登陸不列顛。北非、伊比利亞、巴爾幹、小亞細亞、高盧...羅馬終於把地中海變成“內海”,疆域內穩穩進行著羅馬統治下的和平。

 

Photo-IT-Roma06-01.jpg

Photo-IT-Roma06-02.jpg

Photo-IT-Roma06-03.jpg

Photo-IT-Roma06-04.jpg

Photo-IT-Roma06-05.jpg

Photo-IT-Roma06-07.jpg

Photo-IT-Roma06-08.jpg

Photo-IT-Roma06-09.jpg

Photo-IT-Roma06-10.jpg

Photo-IT-Roma06-11.jpg

公共設施

羅馬人愛工程,原因是基礎建設可以大幅改善居民的生活,從早期伊特魯里亞人的先進工程和希臘學術的應用,羅馬式的道路四通八達且歷久不壞,如同國家的血管。公共設施如水道橋、浴場、競技場、公民會館,大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質。人人想當羅馬人,遠在羅馬1000公里外的達契亞人,現今的國名仍是Romania(羅馬人的國家)就是這樣的事證;這是羅馬茁壯的主因。

 

Photo-IT-Roma07-01.jpg

Photo-IT-Roma07-02.jpg

Photo-IT-Roma07-03.jpg

Photo-IT-Roma07-04.jpg

Photo-IT-Roma07-05.jpg

Photo-IT-Roma07-06.jpg

Photo-IT-Roma07-07.jpg

Photo-IT-Roma07-08.jpg

Photo-IT-Roma07-09.jpg

Photo-IT-Roma07-10.jpg

Photo-IT-Roma07-11.jpg

遷都

有盛必有衰,三世紀開始的內外失調,蠢或短命皇帝和蠻族劫掠導致了帝國的衰落;防線失守、通貨膨脹、耕地荒廢,元老院不再有提供菁英從政的機能,從軍中竄起的君士坦丁大帝大概也認為首都羅馬不夠親切,不符合他想打造全新羅馬帝國的願望,於是羅馬帝國首都不再是羅馬,而遷到了東方的拜占庭,並取名為新羅馬(Nova Roma)。

 

Photo-IT-Roma08-01.jpg

Photo-IT-Roma08-02.jpg

Photo-IT-Roma08-03.jpg

Photo-IT-Roma08-04.jpg

Photo-IT-Roma08-05.jpg

Photo-IT-Roma08-06.jpg

Photo-IT-Roma08-07.jpg

Photo-IT-Roma08-08.jpg

Photo-IT-Roma08-09.jpg

Photo-IT-Roma08-10.jpg

善用 Googlemaps

幾個重要的人名:立國者羅慕路斯兄弟(Romulus)、神君凱撒(Julius Caesar)、奧古斯都(Augustus)、五賢帝:涅爾瓦(Nerva)、圖拉真(Trajan)、哈德良(Hadrian)、安東尼(Antoninus Pius)、奧理略(Marcus Aurelius),以及公民權大放送的卡拉卡拉(Caracalla),遷都的君士坦丁(Costantino),這些都是舊城區可以Googlemaps找到相關遺跡的人名,知道些典故也知道要看些什麼。
舊城區參觀路線規劃很清楚也很局限,什麼都不知道就花時間走下去也可以。

 

Photo-IT-Roma09-01.jpg

Photo-IT-Roma09-02.jpg

Photo-IT-Roma09-03.jpg

Photo-IT-Roma09-04.jpg

Photo-IT-Roma09-05.jpg

Photo-IT-Roma09-06.jpg

Photo-IT-Roma09-07.jpg

Pantheon 萬神殿

眾多景點中,這是有關古羅馬人信仰重要的一環。因為尊重和包容態度,尊重異族的神明,一如尊重自己的神明,在領土不斷擴大,各種族加入成為國民的情況下,羅馬神明多達30幾萬,所以在奧古斯都的帝國初建時,由副手阿格里帕興建了這座容納萬神的廟宇用來榮耀皇帝;雖經大火焚毀,又由哈德良皇帝重建,其穹頂建築的工藝及材料運用之高超,很難想像是近兩千年前的工程。

 

Photo-IT-Roma10-01.jpg

Photo-IT-Roma10-02.jpg

Photo-IT-Roma10-03.jpg

Photo-IT-Roma10-05.jpg

Photo-IT-Roma10-04.jpg

Photo-IT-Roma10-06.jpg

Photo-IT-Roma10-07.jpg

夜色

義大利人以羅馬的歷史為傲很自然,就連西班牙、法國、克羅埃西亞...一樣都以曾為羅馬的一份子而光榮著。作為教廷的駐地,中世紀起以基督的力量繼續領導著歐洲,在歷史長河的重要事件從來沒有缺席。
人群在入夜後還是一樣的絡繹不絕,對於一個兩千多年的老城來說,或許,從來沒有夜晚。

 

arrow
arrow

    雪莉愛旅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