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歐洲百城 (8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City-Info-PL-Wroclaw.jpg

以人口計,這裡是波蘭第四大城,以城市的規劃、金融地位,除了首都華沙,就屬弗羅茨瓦夫排名領先。歷史上西里西亞這塊地區,主權多次更替,被併吞、被瓜分,造成多元民族和文化的激盪。比較懸疑的故事:蒙古西征燒毀此城,卻被"神奇火球"擊退,城裡百姓早已逃亡;如果歐洲當時有秘密武器,那麼蒙古鐵騎理應沒那麼所向披靡,如果不是歐洲武器,那是誰打退了蒙古兵?好像可以寫一齣穿越劇。摩拉維亞、波希米亞、德意志帝國都曾作這裡的主人,二戰前這裡是德國的第六大城,地位和慕尼黑相當;建築上留有大量漢薩聯盟特色的紅磚哥德式建築,德治期間也留下波、德的民族恩怨。

文章標籤

雪莉愛旅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City-Info-PL-Leszno.jpg

在波蘭的日子很奇特,內心總是容易激起波瀾,既然是翻譯的國名,這樣的諧音趣味太貼切;因為陌生,所以很輕易被眼前的波蘭驚喜到,有德國的乾淨精緻,又有斯拉夫民族的熱情好客。萊什諾是典型的代表,恰到好處的城市規模,徒步或自行車只需一個下午便能充分感受城市的清新人文氣息,地處大波蘭省和西里西亞省的交界,都市面貌幾乎是中歐的代表,色彩、形式多是正統巴洛克風格,在舊城區會有種進入十八世紀的感覺,老市政廳周邊是觀賞的重點,也是維護最好的區域。慶幸是這樣的規模,政治和意識形態沒找上這裡發酵,為小城維持住一份純樸。

文章標籤

雪莉愛旅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ity-Info-PL-Poznan.jpg

瓦爾塔河從波蘭東南部蜿蜒向西北流入奧得河(部分為德國、波蘭界河),其中最大的河港城市,就是主角波茲南。翻看波蘭近代史,實在血淚斑斑,有說法是沒有天險可守,故成為列強瓜分、頻頻瓜分的對象。但細究下去,沒有國防是因為沒有工業,靠農業撐不起經濟力,加之列強環伺、而且是接壤的環伺,還不是清末民初的列強環伺;所以國家要強,就要拚經濟!曾經作為漢薩聯盟的成員,波茲南在16世紀必定很富裕;漢薩聯盟就是有錢城市的同盟,以經濟掛帥,自己養軍隊維護交易公平和海陸交通安全。身處波蘭發跡區,波茲南是波蘭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重要的歷史中心。

文章標籤

雪莉愛旅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ty-Info-SI-Maribor.jpg

德拉瓦河出現在地理課本過,馬里博爾卻不,我們的教育,真不是為了讓人旅行而設計。這個第二大城,歷史上充滿了斯拉夫和日耳曼的民族仇怨,兩次世界大戰都敗的日耳曼勢力,黯然退出了這個城市的舞台。城市名稱起自於德文的"邊城",聽來挺浪漫,實際上和鄂圖曼土耳其做邊界的結果就是貿易被禁,一直到19世紀建設了維也納-的里雅斯特鐵路,才開啟了發展契機。如今可以看到全城橘色的屋頂搭配巴洛克風格的老建築、設計感濃厚的新城區和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大清早帶一杯咖啡,品味德拉瓦河的優雅。

文章標籤

雪莉愛旅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City-Info-SI-Lake-Bohinj.jpg

博希尼湖,位於特里格拉夫國家公園(斯洛文尼亞唯一的國家公園),距離布萊德湖開車一小時,地圖上看很近,應該可以寫在一起,但因為美感大不同,湖的生成、形象都差異很大,所以分開來較適當;來此交通不易,也沒有華美的五星級大飯店及觀光商業街,一般的旅遊團是沒有進到這個深山美景處。如果說布萊德湖是公主,那博希尼湖就是灰姑娘(仙杜芮拉),藏身山林深邃而美麗。冬季湖面結冰,搖身成為滑冰勝地,非旺季時遊客不多,多數是斯洛文尼亞國民,停車很方便。如果想遊湖,有觀光船和露營地的租船商家。

文章標籤

雪莉愛旅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ity-Info-SI-Lake-Bled.jpg

如果把這個湖比喻成一個人,那她的狀況就是:先天體質佳,後天營養好,上天垂愛,親友呵護。旅遊上已經成為斯洛文尼亞甚至全東歐的商標,地理位置算是全歐洲的中心點,奧義德都近。獲選為幾大此生必去景點都絲毫不讓人意外。好多遊人都說把心留在了這個湖,還好是比喻,不然水會滿出兩個湖面積。既然能為國家帶來龐大收益,附近的交通建設自然完善,就算是第一次到歐洲也可以很順利的抵達,六月是不錯的選擇,還不算旺季,連著兩年的造訪,都沒遇上過多的觀光客。

文章標籤

雪莉愛旅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ity-Info-HU-Lake-Balaton.jpg

還好世界上有幾處這樣的地方,讓人心生眷戀,不捨得去破壞。見到巴拉頓湖之前,只覺得,平地的湖嘛,能有什麼?看過國王湖、布萊德湖之後,歐陸本土還有什麼可相提並論的湖?結果,果然天外有天。巴拉頓湖的美,有人工的雕琢,也有天成的幽然,湖周長近300公里,面積是中歐第一大。平均水深只有12公尺,冬季湖面會冰封,結凍後是天然的滑冰場。有幾段的景色,像是屏幕保護程式,原以為消磨一小時就足夠的湖岸,硬生生的待了整個下午直到日落。將近20度的水溫,一樣能夠凝結你的心跳。一晚的湖畔住宿是必要的,不必學李白,也可以從湖面看今夜星光燦爛。

文章標籤

雪莉愛旅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ity-Info-HU-Budapest.jpg

歐洲之心、多瑙河明珠、自由之都、溫泉之都、節慶之都...橫跨多瑙河兩岸,布達佩斯是最著名的雙子城,別名也特別多。翻開匈牙利歷史,匈人英雄阿提拉,極可能是東方面孔的亞洲人,滅了西羅馬帝國,勢力遠達法國奧爾良,比蒙古西征早800年。通常,認祖先是充滿政治意味的,日本人就不認徐福;匈牙利人目前也只認馬札爾人做祖先,和匈人關係待定。近代的布達佩斯,曾以歐洲第一大城的願景來規劃,奧匈帝國垮台後,這個美夢也就暫告一段落,不過她確實擁有歐陸第一條地鐵,城市規劃之大、景點之多,怕是一星期也看不完,其中布達城堡和多瑙河兩岸還獲選為聯合國世界遺產。

文章標籤

雪莉愛旅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ty-Info-SK-Bratislava.jpg

現在的斯洛伐克共和國正式成立是1993年,意即,布拉提斯拉瓦是非常年輕的首都。直接和奧地利、匈牙利兩個國家接壤,這是世界唯一。國家總人口540萬,十分之一集中在首都,經濟貢獻超過全國四分之一;首都本來就該富有,文化、經貿和交通,都是全國的樞紐。回想起從捷克開山路進入國界,邊境村莊很多破爛房子都沒能好好修復,廢棄的工廠和設施...來到首都真的差異頗大,很不想用天壤之別形容,會覺得對不起在邊境生活的居民,好像人家住在泥裡,卻也沒更好的形容了。國力發展看數字是十分的進步,人類發展指數已經到全球第38位;在多瑙河畔望著山上的城堡,一邊想著該治水了...

文章標籤

雪莉愛旅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ity-Info-SK-Trnava.jpg

大學城是未來性,小羅馬是過去式。通常,用小什麼來稱呼,感覺上先矮了人家一截,而且,小什麼的絕對不只一處,替本尊造勢而已,舉例:小林志玲絕對不只一人,小林志玲是誰更記不起來。所以用未來的可能來探索這個城市,角度比較對,如果你有機會替任何人事物做宣傳或行銷,請切記避免小東西。特爾納瓦在兩千年前就是羅馬軍團越過多瑙河追擊蠻族的戰場,因天候和物產,羅馬並沒確切地想把多瑙河北岸納入版圖,此地區靠近維也納軍團,再南邊則是布達佩斯軍團。羅馬人也定期開放通商,准許蠻族在市集交易,首都布拉提斯拉瓦和特爾納瓦就這樣聚集成規模。

文章標籤

雪莉愛旅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ty-Info-SK-Piestany.jpg

其實不只貝多芬,很多名人尤其是那個時代維也納附近的貴婦士紳,都會到這個擁有天然溫泉的小鎮進行療護美容。泡溫泉的習慣,古希臘時代就開始於歐洲,羅馬人愛泡澡更是到處蓋澡堂,那時候起便知道泡澡的功效可以治療筋骨痠痛、預防疾病、美膚健體。皮爾斯恰尼溫泉屬於碳酸氫鈉泉,無色無味,泉源深達地下兩公里,水療歷史接近300年,最大的水療中心在瓦赫河右岸,超過2000個床位,一年接待四萬人次。如今除了Spa中心之外,度假旅館、高齡住宅比比皆是,整個小鎮有風景有人文,的確是難得的退休安養之地。

文章標籤

雪莉愛旅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ity-Info-SK-Trencin.jpg

這是一個特別適合初次造訪斯洛伐克的起點城市,尤其是在看完了捷克之後,一般的旅遊還未將這個點納入,算是新鮮怡人的觀光小鎮。斯洛伐克的西部,以瓦赫河流域開展人類活動,因地處喀爾巴阡山西部開端,在中世紀的瓦赫河谷沿岸山丘上,多數都建有城堡,只不過保存下來沒有變成廢墟的可能不到十分之一。以特倫欽這座城堡來說,規制和風格可以一直向東延伸到整個喀爾巴阡山羅馬尼亞境內;如今也順利帶動觀光,山下小鎮建設的美觀而整齊。沿著河谷向南或向北,都有不少的城堡廢墟,城堡衰敗了,該市鎮也就欲振乏力。

文章標籤

雪莉愛旅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ty-Info-AT-Vienna.jpg

現在的維也納形象,跟輕柔浪漫站在同一邊,恐怕沒人會反對:維也納兒童合唱團、維也納愛樂、維也納室內管絃樂團...從莫札特時代到現在的經營,音樂之都的形象深植人心。如果挖掘更早前的維也納,恐怕會有另外的記憶。兩千年前的羅馬帝國,在多瑙河防線駐紮了四個軍團,目的是抵禦日爾曼蠻族,這裡是其中之一,事實上所有羅馬軍團駐地,都奠定了日後發展的良好基礎。奧地利的前身神聖羅馬帝國,一直是正統德意志的代表,跟拿破崙爭輸贏;工業革命、民族主義興起,普魯士帝國擠下奧國,接著遭逢兩次世界大戰,奧地利的國運,在被納粹吞併又戰敗後,終於走上永久中立國的定位。首都維也納的功能和故事,絕對不只音樂能代表。

文章標籤

雪莉愛旅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ty-Info-AT-Innsbruck.jpg

地理上,這裡是阿爾卑斯山中段最大的城市,交通的樞紐、德義兩國的分隔點。從歷史來說,城市的興起早在羅馬時期,十二世紀開始成為重要城市。之前沒有道路的阿爾卑斯山區,無力擺脫貧瘠和困苦,名產只有傭兵和修士;交通工具進步和道路建設,使這一帶逐漸從不毛之地走向度假觀光中心。距離德國和意大利都不到兩小時的車程,使這裡吸引了大批外國觀光客,尤其是一次暢遊多國的旅行團,行程幾乎都會包括這。客觀地描述:這裡冬天冷但熱門,旅館一房難求,夏天雖是淡季,清涼宜人,日照多,可以從事的活動更多。主觀地說:觀光經過值得一遊看看,可惜親切不如瑞士,建築不及義德法,物價不輸給任何地方。

文章標籤

雪莉愛旅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ty-Info-AT-Hallstatt.jpg

談到Hallstatt,是很羨慕那些天氣好時造訪的人們,可以拍到陽光燦爛時的景色。這個地方的旅遊重要性,對於奧地利來說,可能更勝過首都維也納,她集合了所有旅人嚮往的誘因:深入、靜僻、優雅、清新、故事性、世界遺產。半數介紹奧地利的旅遊書,以她的照片為代表,以一個人口只有1000人左右的小鎮來說,實在太榮耀。因鹽礦而興起,並成為世界遺產的小鎮,實際上的感受,要親自到當地才明白了;從照片上來看,1899年到現在,幾乎沒變化。可是經年累月的遊客來訪,小鎮的內在,商業氣息很濃厚,充滿了餐廳、民宿、紀念品商店。本來這整區就是阿爾卑斯山的滑雪勝地,滑雪客發現此地脫俗的美,傳揚了開來。

文章標籤

雪莉愛旅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City-Info-AT-Ossiacher-See.jpg

作為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的天然國界,阿爾卑斯山系在這一段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因為是夏天到訪,不談山色,談談湖光。山中有兩座美麗的大湖:韋特爾湖(Wörther See)、奧西亞歇爾湖(Ossiacher See),前者開發較早也較完善,湖岸有著許多五星級飯店及水上娛樂設施,而後者,也就是本篇的主角,保留了較完整的自然風貌,算是當地人才知道的度假秘境。這裡有很典型的巴伐利亞人傳統生活樣貌,教堂、屋舍、餐飲...甚至服務生的穿著,德文字母約略可以拼音知道意思,總之,以遊客身份來到,絕對能感受到安靜也有爆發力。

文章標籤

雪莉愛旅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ty-Info-AT-Sankt-Veit-an-der-Glan.jpg

格蘭河畔聖法伊特的起源是因為這裡是巴伐利亞抵抗匈牙利入侵的古戰場。十四世紀之前,這個小城市是奧地利南邊克恩滕邦的首府,之後克拉根福崛起,取代了首府的地位。因為地位的降級,很多中世紀建造的屋舍,可以逃過戰火保存下來。中世紀的歐洲中部,活得不像現在這麼幸福,蠻族把這當取款機,餓了就來搶殺一番,還要常常面對瘟疫和惡劣的天候,身處阿爾卑斯山的北麓,實在無法像南邊般享受地中海的溫暖。風水輪流轉,工業革命後世界翻轉,德國、奧地利、瑞士,全部成為了發達指數最高的國家,而這個小城就像深埋的寶藏,等待被發掘。

文章標籤

雪莉愛旅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ty-Info-CZ-Ostrava.jpg

上個世紀的世界重心,放在了美蘇兩大陣營的對抗,從民生經濟到國防科技,甚至是體育交流,都逃不開相互爭長短,稱為"冷戰";冷戰總好過熱戰,後來蘇聯認輸,下場休息。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也總算鬆了口氣,分成原來波希米亞人和斯拉夫人各自的兩個國家。奧斯特拉瓦是捷克第三大城市,靠近斯洛伐克,冷戰時期東歐陣營的工業重鎮,優質的煤帶動鋼鐵工業,也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從維基的資料看姐妹市,發現一個有趣的狀況:美國匹茲堡、英國考文垂、德國德勒斯登和中國瀋陽,都是重工業鋼鐵之都,這就好像工匠大團結,好好相處一定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冷什麼鬼戰。現在的奧斯特拉瓦,早已從污染中解放出來,轉身變成現代化的大學城。

文章標籤

雪莉愛旅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ity-Info-CZ-Cesky-Krumlov.jpg

如果是抱著"看東歐"的想法,到捷克恐怕會失望,這個國家跟西歐不一樣的,只是不用歐元。這算是誇獎吧,人民的生活水準高,產業發展迅速,社會安定充滿希望。去年嚴重的中東難民潮,難民去捷克的意願也很高就可以看出。捷克克魯姆洛夫是個完全的觀光城鎮,中心城區因為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建築,獲選為聯合國世界遺產;不僅如此,她的美麗同時吸引了影視圈的注意,電影、廣告,甚至 SONY Bravia 電視的屏幕保護介紹,都取景自這裡。有個細節沒人提到過的,是這裡的牆面,包括圍牆上的磚紋,是用畫的,並不是真正的磚;能聯想的是中世紀時期這裡不如西方富裕,燒窯或石雕負擔太重,用繪製的效果也可以接受。

文章標籤

雪莉愛旅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ity-Info-CZ-Ceske-Budejovice.jpg

捷克布傑約維采的冠名捷克是為了區隔,因為在東邊60公里處,有另外一個叫布傑約維采的城市,冠名摩拉瓦布。西方語言是拼音,所以較不在乎名稱的長度,中文就累了。這個城市在布拉格南方約100公里處,算是一日生活圈,不過觀光客可少了,並非景色輸人,輸的大概只是知名度,遊客少代表捷克風味的生活真實性高。一樣地處莫爾道河流域,捷克愛國作曲家斯麥塔納的《我的祖國》組曲在這感受強烈,加上南方的Český Krumlov,更接近源頭更能體會創作第二曲《莫爾道河》時的淵源。Budweiser Budvar Brewery啤酒廠在城市北部,能拒絕美國大廠的收購,應該算是國寶品牌了。

文章標籤

雪莉愛旅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